博宝艺术家 > 艺术家 > 郑国个人官网
销售作品
欣赏作品
浏览
11249
分享
307
粉丝
2865
+关注
更多
—  微信扫码 参与互动  —

郑国

郑国,战国末年韩国(今河南中西部一带)人,著名水工。公元前246年(韩桓惠王二十七年,秦王政元年),郑国奉桓惠王之命西去秦国,劝说秦王兴修水利工程,企图使秦国把注意力放在国内,无暇东顾。秦国采纳了郑国建议,并于当年开始凿泾水修渠。施工中秦王发现郑国来秦是韩王的疲秦之计,怒而欲杀郑国。郑国辩解说:始臣为间,然渠成亦秦之利也,臣为韩延数岁之命,而为秦建万世之功。(《汉书沟洫志》)秦王认为有理,命他继续修渠,渠道终于建成。《史记河渠书》载:郑国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(今陕西泾阳西北仲山)为渠,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,欲以溉田。渠就,用注填阏之水,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,收皆亩一钟。于是关中为沃野,无凶年,秦以富强,卒并诸侯。为纪念郑国的功绩,时人遂名该渠为郑国渠。这条渠道的经行地区,经郦道元考证,在《水经注沮水》中记称:渠首上承泾水于中山西邸瓠口,渠渎东径宜秋城北,又东径中山南,又东径舍车宫南绝冶谷水。郑渠故渎又东径嶭山南、池阳县故城北,又东绝清水,又东径北原下,浊水注焉,自浊水以上,今无人。又东历原径曲梁城北,又东径太上陵南原下,北屈径原东,与沮水合。沮循郑渠,东径当道城南,又东径莲芍县故城北,又东径粟邑县故城北,其水又东北流,注于洛水也。以今地而言,大致流经泾阳、三原、高陵、富平、蒲城等县。秦以后,此渠灌溉范围虽有缩小,但历代不绝,为关中地区的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
返回顶部